周恩来作为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代表, 在西安事变发生之后的每个关键时间点上, 在传达中共方面解决西安事变政策意见和充分发挥自身创造性...[全文]
发表时间:2021-02-22
本文试图以张学良核心组成员为主线, 通过梳理其在西安事变期间的战略思想及开展的一系列救亡实践活动, 探析他们对西安事变所起的历史作用和...[全文]
发表时间:2021-02-22
时代在进步, 社会在发展, 我们不曾忘却历史, 回顾往昔, 西安事变中的中国共产党身处纷繁复杂的历史环境之中, 依然临危不乱, 处乱不惊, 制定...[全文]
发表时间:2021-02-22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与国民政府需要重树领袖形象与国家权威,他们因而完全垄断了对事变的话语权,张杨的“叛逆”形象在政治高压下逐渐定型。...[全文]
发表时间:2021-02-22
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影响下,杨虎城和他所领导的军队,在中国革命的重要阶段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全文]
发表时间:2021-02-22
宋美龄始终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事变,积极参与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活动中,协调各方、参与谈判,顺应了时代潮流,为协助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做出...[全文]
发表时间:2021-02-22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多数县长虽延续着“官随人转”的政治逻辑,但民国时期特殊的政治生态环境,也使得县长的思想倾向发生变化。...[全文]
发表时间:2021-02-22
新时期要在实现西安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建设、产业化开发、融合化发展、信息化传播、国际化交流上下功夫,大力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全文]
发表时间:2021-02-22
《盛京时报》与其说是在关注蒋介石政治命运,莫如说是在挑拨离间,以损毁中国政府核心人物之形象,同时在力图鼓励地方势力崛起的基础上,进一步...[全文]
发表时间:2021-02-22
学术 西安事变报道中《申报》《纽约时报》对宋美龄形象的建构对比
《纽约时报》详细阐述了宋美龄为促进西安事变解决所做出的努力,强调其在事变和平解决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在报道中强调了宋美龄的“美国...[全文]
发表时间:2021-02-22
西安事变的顺利解决具有历史必然性, 当时民族意识普遍觉醒, 且大部分民众将救国的希冀寄托在以蒋为核心的南京政府上, 因而希望维护现存制度,...[全文]
发表时间:2018-11-14
1936年,杨虎城与张学良为逼迫蒋介石一致对外、共同抗日而发起西安事变。这一事变成为“从兄弟操戈到共同御辱”的转折点,在我国抗日历程中...[全文]
发表时间:2017-06-16
结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不但是中共政策的合理运用的结果,同时...[全文]
发表时间:2016-10-31
3中共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的作用西安事变发生后,宋美龄、孔祥熙、宋子文等希望和平解决事变,同时英美势力也顾忌其在华利益被损害,所以也...[全文]
发表时间:2016-10-31
2西安事变前中共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所做的工作西安事变的爆发是历史必然中的偶然事件,在民族大义面前,任何人都不可能无动于衷。在民族大危...[全文]
发表时间:2016-10-31
1西安事变与中共对外对内工作方式的转变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为了能够真正地实现全面抗日,中共在充分研究国内外复杂的局势变化,制...[全文]
发表时间:2016-10-31
绪论0.1关于本文选题及其意义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其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全文]
发表时间:2016-10-31
摘要本文旨在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更加全面地剖析中共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全文]
发表时间:2016-10-31
张学良,曾统帅中国当时装备最精良的东北军,中国海陆空三军副总司令,军事实力仅次于蒋介石。周恩来对张学良将军在西安事变中的表现十分尊...[全文]
发表时间:2015-08-27
西安事变时毛泽东手中无蒋却坚持除蒋,其中的原因就是中共中央政策演变的基点与逻辑走向的起点。但长久以来的相关研究却一直有意无意地回避...[全文]
发表时间:2015-03-26